14年后变成100万,这样的成绩好吗?
“如果从2万开始,14年后变成100万,这样的成绩好吗?如果你取得这样的成绩你会满意吗?”
关于这个问题,假定未来不需任何额外投入的话,我必须要支付的时间及机会有多少?成功的机会有多少?
如果花费的时间很少,简单到好像去信托基金或公积金,把钱丢下去,十四年过后就会还我一百万,我认为这样的成绩“还好”。
如果花费的时间不多,只需要一年去检讨计划一次,我关注的就是“成功的机率”。
如果花费的时间很多,必须频密贯注计划的话,我认为这样的成绩是“差强人意”,因为我必须取消跟家人相处、接外快或加班的时间的收入,算起来,未必划算。
成功的机率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事,如果成功的机率低于 5% 的话,我绝对不会作考虑。( 100万折现后除以现有的2万元的机率)
我考虑到以下的几点
1) 通货膨胀 (假设为 4% 的话)
14 年后的一百万,购买力充其量只是等于现在 577k 左右。这段时间里面只要稍有动荡,平均通货膨胀率为 7% 的话,14 年的一百万,购买力只等于现在的 380k 左右。这并不是一个很大的数字:讲得白一点,这只是一个在 Penang 勉强可以买一间双层排屋的钱,根本谈不上什么财务自由、退休收入。
2) 对年轻人来说,20k 并不是一个小数目
从我作的调查显示,20k 的现金,除了家人赐予的之外,单单靠自己努力储蓄到的,是非常的少数目。能储蓄到的,某些是很年轻(20-25岁),开支不大,没有家庭的负担,也尚未考虑到结婚的支出,虽然他们手上的确有几十千,但预期的结婚、置产、购车将会用光这一笔钱。某些则是单身贵族的高收入群,年纪轻轻则已经有3-4k 的高收入。
以比较普通的状况来说,一个月储蓄 500 元,一年可以储蓄到 6000元,要储蓄到两万元,大致上需要三年半的时间。这还是必须排除掉结婚、置产、购车、孩子出生、给父母家用这方面的支出。
3) 付出的时间多寡
要是说两万元是年轻人自力储蓄的绝大部分老本,我觉得应该不为过。既然这大部分的资本都必须投出在某一个地方,在经济学上来说,自然是必须付出庞大的机会资本。所以,付出时间多少,举足轻重。传销宣传的口号,往往就是刻意地忽略了必须投入的时间及成功机率,刻意地造成了“只需五十元加入费用,就能成为百万富翁”的印象。
如果必须付出大量的时间,才能在十四年里面从两万元提升到一百万元,或许在外界接一些 project,或者在公司努力加班,或者做点小生意更快达到目标呢!
4) 成功的机会有多少
天下间没有百份之百的成功率,成功在 14 年里面,从两万元提升到一百万元的机会有多少呢?如果不谈成功的机会多寡,那倒不如去买大彩好了,只需三元,就可以在一个月里面增值到数百万元。投资报酬率高达 100,000,000 %。
如果我必须出生入死,历经九死一生的危机才能得到这个成绩,我不满意。如果我开创新时代的产品,连我的雇员及手下的经理人都成为千万富翁,我对这个成绩也不满意。如果我只是单纯靠运气及偶然,我也不会对这个成绩满意。如果我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研究,进而必须排除其他所有的机会的话,我会对这个成绩觉得普通普通。
近期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