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人理财的终极奥义
前言:刚跟网友讨论了一些关于股票的问题,得到了一些灵感,又想起来了其实很久没有写到关于理财方面的文章/blog,于是就上来写一下,当作是备忘录吧。
以前曾经有一个八十多岁的老翁,去问一名老和尚:“请教大师,佛家讲的东西是什么?太长的佛经说什么,我看不懂。你可以把它浓缩到最简短的几句话吗?”
该名老和尚说:“
1。诸恶莫做,
2。诸善奉行
3。自净其意,
就是寂静涅盘的时候了,也就是佛法的奥义。”
那个老翁就讥笑他说:“这么简单,谁不会啊?不做坏事、只做好事,三岁小孩都会啦!”老和尚肃然答说:“虽然三岁小孩都懂的道理,可是八十岁的老翁也未必做的到啊!”
个人理财的终极奥义也是一样。个人理财的终极奥义是什么呢?要我说的话,个人理财的终极奥义,就是“开源、节流、增值、回馈”。简简单单的八个字,谁也能容易地了解那个意思。
许多许多的平常人,我的父母那一代,讲到理财,他们的想法,就是“节省开支、省些用、省些花”,当不够钱用的时候,扎紧腰带、暂缓购买新的东西,知道经济好转,就是“节流”。“节流”是最起步、最容易做的东西,你要扎紧的肚子是你自己的,你要控制的开支是自己的开支,如果连自己都无法控制,别的东西对你来说是更加困难。“节流”,是个人理财最初步的功夫,也是最容易实现的第一步的心法。
只是节流是不足够的……打工仔,收入能有多少?再省再俭,总有许多开支是必要的、无可节省的。现在很多年轻人,已经意味到自己的收入不足够,应该要增加收入。增加收入,就是“开源”了。开源比节流更难,节流要控制的对象是你自己,开源却要从别人口袋那边拿到钱,谁要把白花花的银子往你囊中放?很明显,开源要比节流难得多啦。一般上,年轻人的“开源”方式,不外是买卖股票、作兼职工作、传销、保险、网上广告等等,一个月能多赚五、六百元,就算赚了一点零用钱了。
一般人所懂得的,就只到“节流 -> 开源” 这个部分。
“增值”,是更在这之上的心法。很多人都有买股票,他们会说:“我有买股票,难道不算增值吗?”,很可惜,他们买是买股票了,他们的心态却不是以“增值”的心态去买,而是以“开源”的心态去买。试想想,你买股票的时候,是否有抱着下列的心态?
1。希望股票上升,可以多赚一些零用钱,当作是过年红包/花红
2。关注自己买的股票的价格,可以在一年里面上升到多少钱 (现在八元,明年可以上升到十二元,我就赚了四元)
3。你还记得你的股票是用多少钱买进的。
4。你用来买股票的钱,同时也是你打算从商的资本。(只是一时没有好的创业机会,所以才把钱先投入股市)
5。你放在股市的钱,是你的老婆本,以后娶老婆也要靠它了。
6。你知道,你不可能在十年里面,完全不会动到这笔钱。可能买车、买屋子,你就要将这笔钱从股市中领出来了。
如果你有上面的各种心态,你是以“开源”的心态来购买股票的。你的目的只是要赚更多的钱,而不是将钱增值。这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。那么,什么才是“增值”呢?
我相信,读者当中,几乎没有几位有过这样的体验:钱包里面的钱太多,多到用不完了。银行定期存款里面有数十万,车买了,屋子买了,要的东西买了,但收入仍然源源不绝、雄厚无比的涌进来。有这样体验的人,只有一种人:有了家庭的话,薪水或月入在两万元马币以上,也就是 RM 20,000 above。没有家庭的年轻人,薪水或月入则要在七千元以上。
这个级数的人,他们把钱投入股市、地产、企业,是真正的“增值”,他们的钱多到用不掉,再继续把钱存在银行,只是会白白地被通货膨胀率吃掉。他们投入股市、地产及企业的资金,完全可以投出去十多二十年,放长线钓大鱼。就算全都亏掉,他们也只会心痛,而不会对他们的财务健康有任何影响:他们的收入已经超过支出许多。
“增值”,比“开源”更抽象、更虚拟。后者只是增加收入,但前者才会真正让有钱人变成富人。“增值”其实是通过某些步骤,把财富改变。我猜想很多读者会听得一头雾水,我作个比喻:你在三十年前用 RM 9,000 ,买下了一间双层排屋,现在价值 RM 150,000。这三十年里面,屋子没有变得更新、更好,甚至反而变旧了,但是,很奇怪的是你的财富却增加了。虽然你没有作任何“开源”,也没有任何现金流流进,但你的财富就是增加了。
即使你用富爸爸的现金流、用尽他书中所讲的任何概念,都无法解释为什么你的财富增加了(如果你认为可以,那么你试试画画现金流的图来看看)。这,就是“增值”的威力!一个虚拟,却强大的事实!(附注:这跟传销的增值完全不一样– 传销的增值是开源的增加,收入是增加了,但你不持有任何东西)
(其实如果要真的解释什么是增值,我甚至要从社会的结构、通货膨胀、科技的改变导致通货价值的变化、为什么一美元可以换 3.8 马币而不是 4.8 马币说起……那够我说上一本书了,所以就此打住。各位读者只要知道,很多富翁之所以成为富翁,都不是因为创业,而是他们在适当的时候,把创业的盈利投入在适当的地方,地产、股市、企业当中。例子很多,远的有李嘉诚,近的有骆文秀。)
“回馈”、“回馈社会”,才是真正让人成为最富有者的秘密。大部分富翁在这边就卡着了,他们只顾着努力赚取更多的钱、努力从顾客拿走更多的钱,将利润最大化。于是,终究他们无法成为最富的富人。虽然比起普通人,他们算是很富有的了。懂得在适当的时候放手,是最违反常理,也是最难做到的一件事。
近期评论